清华大学建筑学院,长聘副教授,博士生导师,院党委副书记
英国剑桥大学马丁中心访问学者;
清华大学建筑环境检测中心光学室主任;
中国照明学会理事、室内照明专委会主任、照明设计师专委会副主任;
北京照明学会理事、设计专委会副主任;
国际照明设计师协会(IALD)职业会员;
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与文化专委会/建筑传媒学术委员会/主动式建筑专委会 委员;
《照明设计》(中文版)杂志副主编
1.理论建构
重新架构建筑光学的理论体系。把关于空间、功能载体的建筑学(横向)与关于光应用
的照明学(纵向)整合起来,强调学科交叉,以及对于两个学科的知识贡献。国际获奖 20
余项,主持 4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。
2.中国传统建筑光环境保护
对故宫(倦勤斋、符望阁、慈宁宫)、敦煌莫高窟、大足石刻等展开样本研究。通过对
传统建筑光环境的量化溯源,为理解传统室内视觉环境开辟出一条新路。慈宁宫光环境保护
实践获 LAMP 2017 Finalist、WA 2016 技术进步奖第二名。
3.健康照明
立足建筑光学,布局实际建成环境开展实验研究,包括办公室(清华建馆)、适老空间
(长友雅苑)、住宅(1-3 号实验宅)、酒店客房(恒大酒店),与睡眠医学(清华长庚)、光
度学(浙大)、心理学(利物浦、清华)专家开展合作。近 3 年发表 SCI 论文 3 篇,在 Solar
World Congress、PLEA、 Building Simulation、CIE 等顶级国际会议发表 7 篇口头报告。
4.建筑光学设计与理论
强调光学设计以提升建筑学价值为宗旨。获多项重要国际照明设计奖(近五年获 IALD
奖 3 项、DARC 奖 3 项、IESNA 奖 9 项、LAMP 奖 1 项、HD 奖 1 项、A'Design 奖 1 项)。
主持重大项目照明设计,包括奥运项目(国家体育馆和奥运村、首钢冬奥组委办公区、冬奥
延庆赛区、冬奥首钢赛区、冬奥张家口赛区)、重大活动(南京大屠杀纪念馆、西柏坡革命
胜利纪念碑)、文博项目(故宫博物院雕塑馆、大昭寺、首钢三高炉及秀池、国家美术馆、
国家会展中心(上海)、长江美术馆、乌镇北栅粮仓展厅)
5.教学业绩
获清华大学年度教学优秀奖,近五年教学评估获前 5%三次,指导学生竞赛获奖 5 次(包 括 Velux 2014 全球第一、PLDC 2017 全球前十)。